动词
1.形声。从言,虐声。本义:尽兴地游乐。
2.同本义。
引证 :谑,戏也。 《说文》谑,浪笑。 《尔雅》善戏谑兮,不为虐兮。 《诗 · 卫风 · 淇奥》此乃今之轻薄子,好作谑词,嘲乡里之类,为一乡所疾苦者。 《朱子全书》陈王昔时宴 平乐,斗酒十千姿欢谑。 李白《将进酒》
例如 :谑亲(闹新房);姿欢谑(尽情地欢乐游玩)
英文 :banker; tense; crack a joke;
3.取笑作乐。
引证 :伊其相谑。 《汉书 · 地理志》。注:“戏言也。”调笑来相谑。 李白《陌上桑》嗜酒善谑,而好为诗。 《宋史》
例如 :谑戏(调笑戏弄);谑剧(调笑嬉戏);谑浪(戏谑放荡);谑嘲(戏谑嘲弄);谑弄(戏谑嘲弄);谑词(开玩笑的话)
英文 :mock;
形容词
◎喜乐 无然谑谑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板》。传:“喜乐貌。” 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—— 唐· 李白《将进酒》 又
例如 :谑谑(喜乐的样子)
英文 :pleased and joy;